丙烯酸甲酯檢測儀安裝指南教程
丙烯酸甲酯檢測儀的安裝需結合其特性(如氣體密度、檢測原理等)及使用場景規范操作,以下是詳細安裝指南,涵蓋不同場景與關鍵注意事項:
一、安裝前準備
1. 環境評估
檢測氣體特性:丙烯酸甲酯蒸氣密度約為空氣的 3 倍(相對密度 1.43),泄漏時易沉積在低處。
安裝位置要求:
避免高溫(工作溫度范圍通常為 - 20℃~50℃)、高濕(濕度≤95% RH 無冷凝)及強電磁干擾區域。
遠離通風口、門窗等氣流快速流動處,防止氣體被稀釋或檢測延遲。
危險區域劃分:若用于防爆場所,需確認儀器防爆等級(如 Ex d IIC T6),并符合《GB 50058-2014 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》。
2. 工具與配件
必備工具:螺絲刀、水平儀、萬用表、密封膠(防水防塵)。
配件:安裝支架(壁掛式 / 管道式)、氣體采樣管(耐腐蝕材質,如聚四氟乙烯)、三通接頭、防爆格蘭頭(防爆場景)。
二、安裝步驟(以壁掛式為例)
1. 確定安裝位置
固定式安裝:
因氣體密度大,探測器應安裝在泄漏源下方 0.5~2m 處,距地面高度≤1.5m,且與泄漏源水平距離≤7.5m(確保采樣效率)。
若檢測區域為封閉或半封閉空間(如反應釜附近),需均勻布點,每臺檢測儀覆蓋面積≤50㎡。
管道式安裝:
適用于管道內氣體檢測,需在管道直徑≥250mm 的直管段處開孔,探測器探頭插入管道中心(避開渦流區),安裝方向垂直向下(防止液體凝結)。
2. 支架固定與接線
支架安裝:
使用水平儀校準支架,確保檢測儀主體垂直于地面,避免傾斜導致采樣偏差。
用膨脹螺絲將支架固定在墻面或設備上,擰緊螺絲后檢查穩定性。
電氣接線:
斷開電源,打開檢測儀接線盒(注意防爆型需先斷電并確保無火花)。
按說明書標識連接電源線(通常為 24V DC)、信號線(4-20mA 或 RS485)及接地線(需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≤4Ω)。
接線完成后用密封膠封堵進線孔,防止水汽、粉塵侵入,防爆場景需使用防爆格蘭頭并擰緊。
3. 采樣管路連接(如需)
若檢測點與儀器安裝位置距離較遠,需安裝采樣管:
選用耐腐蝕、內壁光滑的聚四氟乙烯或不銹鋼管,管徑 6~8mm,長度≤10m(過長會導致響應延遲)。
管路傾斜敷設,坡度≥5%,低端設置排水孔,防止冷凝水積聚。
三、防爆場景特殊要求
防爆認證:確保儀器防爆標志與現場危險區域等級匹配(如 Ex d IIC T6 適用于 ⅡC 類爆炸性氣體環境)。
安裝細節:
所有接線需在防爆接線盒內完成,線纜需穿鍍鋅鋼管或防爆軟管,接頭處用防爆密封膠泥密封。
禁止在通電狀態下拆卸儀器或接線,避免產生火花引發爆炸。
四、安裝后調試與檢查
通電前檢查:
確認接線無誤,無短路、斷路現象,外殼接地良好。
檢查采樣管連接處是否密封,無漏氣點(可用肥皂水涂抹檢測)。
開機調試:
接通電源,等待儀器預熱(通常 5~10 分鐘),觀察顯示屏是否顯示正常,無故障代碼(如 “E01” 表示傳感器故障)。
進行零點校準和跨度校準(使用標準濃度的丙烯酸甲酯氣體),確保示值準確(誤差≤±5% FS)。
功能測試:
用標準氣體通入采樣口,觀察儀器響應時間(應≤30 秒)和示值穩定性,重復測試 3 次,誤差≤±3%。
模擬斷電重啟,檢查儀器是否能自動恢復正常工作狀態。
五、注意事項
維護便利性:安裝位置需預留足夠空間(≥50cm),方便后期傳感器更換和校準。
環境防護:戶外安裝需加裝防水遮陽罩,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侵蝕;粉塵環境需定期清理探頭濾網(建議每周一次)。
定期校準:安裝后首次校準應在 1 周內完成,后續每 12 個月校準一次(依據《JJF 1363-2012 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》)。
六、常見故障及安裝誤區
誤區 1:安裝在通風口附近,導致氣體被快速稀釋,檢測延遲。
誤區 2:未考慮氣體密度,將儀器安裝在高處(丙烯酸甲酯應低位安裝)。
故障處理:若開機后顯示 “傳感器失效”,需檢查接線是否松動或傳感器是否超過使用壽命(通常 2~3 年),及時聯系廠家更換。
按上述步驟安裝后,可確保丙烯酸甲酯檢測儀穩定運行,實現對泄漏氣體的實時監測,保障作業安全。如需管道式或其他特殊場景的安裝方案,可在線咨詢深國安客服人員。